2025 年上半年,AI领域动态频繁。DeepSeek R1开源后引发全球关注。紧随其后,Manus、OpenAI DeepResearch 等AI Agent应用的推出又吸引了广泛目光。这些动态显示出AI 技术正经历重要发展,从以往“Chatbot 单一对话交互”模式,向“Agent复杂任务自主执行”阶段演进。智能体技术使AI系统从被动响应指令,转变为能主动理解需求、规划执行路径、完成任务并交付成果,AI的角色从辅助工具逐渐向可承担部分复杂工作的“数字员工”拓展。2025年被不少行业观点称为“AI Agent元年”。
算力需求激增,推动算力供给服务架构变革
随着AI Agent技术发展,企业中数字员工与人类员工协同办公的场景逐步清晰:数字员工承担重复性、高标准化、数据驱动型任务,如数据处理、流程审批、基础客服、简历筛选等;人类员工聚焦创造性、复杂性及需情感智能的任务,如战略决策、客户关系管理、跨团队协作、创新研发等。
全球人力资源研究专家Josh Bersin提出,随着企业对Agent应用深化及与员工协作加强,“人机协同”成为趋势,其预测企业产出在数量和质量上可能提升,最高幅度达 300%。
而这一趋势使得算力需求呈现增长态势。据中信智库2025年发布的AI产业报告数据,单次Agent任务消耗可达10万token,约为普通搜索问答的百倍,显示出其对算力的较高需求。这对传统算力架构提出了新要求,推动算力技术不断创新变革,分布式计算、边缘计算等新型架构在行业中应用逐渐增多。
第一线异军突起,从云网架构到算网架构演进
一些云服务商推出针对AI Agent的云架构,为企业和开发者提供算力支撑及开发环境,如火山引擎的扣子(Coze)与HiAgent、阿里云百炼平台等。在行业布局中,世纪互联全资子公司第一线DYXnet则选择聚焦“网络 + 算力”协同调度,基于自身全球化网络能力打造专有算网架构,该发展方向不仅避免了与头部云厂商的算力规模竞争,更与后者形成了合作共赢的体系。
据介绍,第一线依托自身网络架构,融合远程RDMA、SDN、网络切片、SASE安全等技术,将传统云网架构升级为专有算网,整合其集团公司世纪互联AIDC、公有云合作伙伴等多方面AI算力资源,打造云边端协同的多层次算力体系,以承载RAG推理、模型训练、智能体交互等智算业务。
基于算网架构,第一线DYXnet构建了AI MaaS服务体系,聚合AI厂商的大模型资源,提供定制化开发支持与行业应用赋能,涵盖 “算力供给 – 安全保障 – 模型训练 – 智能体开发”。其公开信息显示,该服务已应用于旭日国际、解放教育传媒等企业的私域 AI 大模型应用布局,未来计划向AI Agent自治域方向推进。
从其发展历程看,第一线自1999年成立后,先后开展MPLS VPN、SD-WAN等企业专网业务,帮助企业构建私域互联空间,发展路径从海外延伸至国内,早期服务于制造、零售等领域的外企,后深耕国内市场,在北上广深建立分公司。期间与中国电信、中国联通、德国电信等国内外运营商合作,在东南亚、中东、欧美等区域布局网络节点,形成全球化网络服务。其全球化服务经验与网络基础布局,被认为是其整合国内外AIDC及公有云GPU算力资源、探索全球算网融合模式,助力企业打造私域计算空间的基础。
私域 AI Agent,企业需求驱动下的重点发展方向
从2025年各行业积极布局私有DeepSeek,以满足自身数据安全与个性化AI应用需求的表现看,更高级形态的私域AI Agent也有望成为企业AI化升级落地的重点方向。Markets and Markets预测,全球AI Agent市场规模将从2024年的51亿美元增长至 2030年的471亿美元,年复合增长率为44.8%。
企业布局私域AI Agent,可使客户信息、交易记录等数据在内部流转,以规避外部平台存储风险,同时要求AI Agent精准适配业务流程,如制造业的供应链调度、零售业的客户需求响应等,需基于企业特有数据训练,形成贴合业务逻辑的交互与决策能力,满足个性化业务场景需求。第一线基于专有算网提供智算服务,以助力企业打造私域AI Agent,这一服务模式与企业需求形成对应。
总体而言,2025年AI Agent呈现出较快的发展势头,推动人机协同办公模式的探索。算力需求的增长促使算力技术创新,云服务商和第一线DYXnet等数智服务商从不同角度为AI Agent发展提供支撑。企业对私域AI Agent的需求,也为相关产业带来了发展机遇。未来,AI Agent对企业运营模式的影响、在各行业应用的深度和广度等,有待进一步观察。